心·聲 | 如何在家庭中,成長為更好的大學生
發布時間:2024-01-11 來源👷♂️:學生處
家庭是每個人生命的起點,
家庭關系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際關系,
帶給我們溫暖與支持😽。
大學生一定也希望與父母親人保持親密,
可也希望能夠快快長大、獨立面對生活。
不少同學反饋:進入大學後💴♛,雖然可以自由生活,難免想念父母,希望能夠回到溫馨舒適的家中放松一把🦵;可真到了假期,回到家中,兩三天的其樂融融後💳,又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爭吵的風險,甚至偶有“相看兩生厭”的時刻。親密和獨立🤵♀️,好像總是矛盾的。
從家庭生命發展周期來看🏄🏼,大學生正處在“離家”階段,逐漸學習接受自己在情感和經濟上的責任👃🏽,從原生家庭中分化。從以往與父母非常親密的家庭生活中走出來,逐漸發展出獨立自主、為自己負責的生活狀態🦹♂️。
每個人的成長👿👷🏻♂️,都在不斷地進行分化🧙🏻。從出生時候✊🏼,身心方面與父母完全融合為一體的那種親密狀態⛹🏼♂️,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認知🤕,自己的情感,自己的世界觀、價值觀🤾🏼♀️。如果不從家庭中分化,我們可能很難離開家獨立生活,很難適應大摩登6園生活😢,也許畢業後會成為啃老族🚢,甚至於無法擁有自己的親密關系。
身為大學生的年輕人💳,分化到什麽程度是合適的呢🐽?親密感與獨立感達到動態平衡。
當然,這是一個理想狀態😑,只有極少數大學生能夠完全做到,大家不妨將這種狀態作為一個努力的目標。
如何提高自己的分化水平,改善與父母的溝通互動呢📍?大家可以試著這樣做做看。
01
嘗試建立邊界
在家庭互動,甚至是人際關系中,通過詢問、探討的方式來確認對方的邊界和規則。
比如,長假回家時,思考自己的哪些信息是父母希望知道的,選擇一些信息主動告訴父母,那些安排是希望父母知曉時間卻不希望知曉細節的,也要有自己的堅持🧘♀️。
02
主動提出期望
沒有人可以知道另一個人的所思所想🐮,父母雖然與大學生子女共同生活了十幾年,也難免經常會get不到大家的意圖。
比如🤲🏻,我在假期希望能睡懶覺🤽♂️,自然醒🎾。那麽我們要及時、多次地和父母表達期待🧂,我希望可以睡懶覺👦🏽,希望如非必要📓,爸爸媽媽先不要喊我起床🤰🏿。
父母也許很難100%滿足大家,但我想大概率他們不會在回家度假的第一天,一大早拉你去晨練了。當然,父母有自己的想法,可能很難每天按照我們想象的方式去生活,那麽大家也可以嘗試去理解。
03
區分他人與自我情緒
情緒是無形的,要有能力分清哪些是對方的情緒,哪些是我的情緒。
有位大學生跟我說,“我以前聽到媽媽對爸爸不做家務很生氣👍🏿,會跟著一起對爸爸很生氣👨🦯。後來,我與爸爸之間也關系緊張了”。當他學會區分情緒☝️,就可以知曉夫妻關系是媽媽面臨的困難,他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理解或者提建議,而不是一同陷在憤怒的情緒中🏃🏻♀️➡️。
04
區分當下情緒與過往情緒
哪些是我此時的情緒
哪些是之前累積下來
沒有處理的情緒
很常見的一個場景是,某次父母給我打電話,問我說,你買的這本學習資料為什麽這麽貴?可能我就感覺到很生氣,似乎被指責👫,不由自主與父母爭執起來🧑🏿🌾。
自己情緒激烈的程度超出了事件本身👩💻,就說明此時的情緒不僅是當下事件引起的,還有之前累積下來的,比如曾經被指責生活花銷過大🤛👩🏿💼,而一直沒處理的情緒。認識到這一點,我就可以冷靜下來,好好和父母解釋這本學習資料的特別之處了。
05
能夠承擔責任,對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
對家人的依賴經常會阻礙我們分化,因為依賴可以帶來很多好處,最明顯的一條就是不必為後果承擔責任👩🏿⚖️⚀。
有一些同學在學習成績不佳、或者畢業找不到理想工作時,會責備父母,當初都是你給我選的專業🤰🏼。
事實上🧋,無論最初是怎樣的過程,最終我們同意、認可了,那就已經是我們的選擇,我們應該為此承擔責任與後果。也有同學表示👩🏼🔬🧃,我不敢與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,他們有的是辦法讓我就範。事實上🦹🏻,將選擇權交給父母🦹,做一個順從的孩子🙇♂️,維持了和諧的關系🧘🏽,避免了激烈的家庭關系沖突🧙🏽♂️。
所以💎,當我們學著承擔責任,面對後果,不去抱怨別人,更多去尋找達成目標的方法🧹🧏🏽,就可以讓自己慢慢的獨立,完成自我分化🛐,對自己負責。
當我覺得自己是安全的👩🏿💼,
家人是愛我的,而我也愛我的家人。
同時,我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考🤑👶,
有做出決定的權利,可以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😗。
那麽,與父母的互動、家庭的和諧氛圍🚴🏿,
都會讓我們感受到支持和力量。
一份面向全國幾大城市的大學生調研報告顯示,當代大學生對於“成功人生”的認知是🧏🏻♀️🐩:
人生贏家要追求家庭幸福🏃♀️、社會聲望🎰、工作成功三豐收🧔🏻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家庭是社會的細胞。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,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,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。”
個人和社會都希望能夠追求家庭幸福,希望大家可以試著做一些改變📑,在未來的生活中,與家人保持親密,又能夠獨立發展自我,從家庭中獲得積極成長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