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課戰“疫”(三)🙂:馬克思主義學院“抗疫大思政”教學實踐探索
發布時間:2022-04-21 來源:摩登6娱乐(新)
2022年春天,為進一步做好線上教學,助力疫情防控下大思政育人,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,牢牢把握思政課是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定位🔣,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,善用“大思政課”👱🏼♀️,從思政課在線教學、集體備課、主題實踐等方面展開“抗疫大思政”教學實踐,寫好立德樹人“大文章”。
雲端授課,微思政育人
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統一部署下,學院全體教師轉戰線上,通過“騰訊會議+學習通+微信群”將思政課堂搬上雲端🤹🏿♂️,采取學生分組、課前分享、思維導圖等多樣的方式講述思政理論🙌。同時,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合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這一重要時間節點,聯合黨委宣傳部、教務處舉辦“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🦠:摩登6娱乐微征文🏵、微電影、微思政比賽”。通過征文、視頻和大學生講思政課的方式🤹🏽,以學生的視角講述疫情下的中國故事♥️,弘揚中國精神,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🚳、進教材🧑🏻⚕️🎠、進頭腦,引導學生在新時代奮發有為🤽♀️🌌。
集體備課、在線聽課⏯💡、集中評課🤽🏿♀️,提質增效
疫情防控期間,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探索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,做好思政課線上教學工作🧚🏻♂️,確保在線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同質等效👃🏼。學院以提升線上教學質量為主題🤸🏼,開啟“思政課教學改革與教學能力提升”系列活動,針對在線教學展開集體備課👨🏿🎤、在線聽課、集中評課🤮。
第一階段是集體備課🤷🏼♂️☃️。各教研室根據課程線上教學實際情況🛶,召開集體備課會,以教師主題發言與教研室集體討論的方式🔶,就課程授課方式❕、在線教學遇到的難點🤔、課程重點等內容進行探討,並形成會議記錄,提升教師授課能力👨🦽➡️。集體備課會包含三部分內容:一是教研室就線上教學遇到的難點進行討論👷,如課堂教學紀律、學生出勤情況🥑🪁、線上教學效果等內容💇🏼♂️,以推動提升在線教學質量;二是選取一名教師進行主題發言🌜,就課程某一章節進行說課🖕🏻,其他老師補充完善🏐,集思廣益,增進教師教學能力🧧;三是學習教育部教指委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七門思政課的教學建議》,將黨和國家的最新理論和精神及時融入思政課教學中。
第二階段是在線聽課🗒。在摩登6督導聽課基礎上,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質量監督和考評小組為主體,開展各位老師間互相聽課、幹部聽課🚟、教育教學小組聽課,實現在線聽課全覆蓋。聽課結束後,就聽課實際情況進行研討,分析重難點問題🏌🏽,以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🚺,在線聽課貫穿線上教學始終。
第三階段是集中評課🤨。在集體備課、聽課、說課的基礎上,學院對學生聽課情況、教師授課情況和教師說課內容進行集中評議,針對在線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采取對策🧐,根據老師的教學情況和說課內容開展教師比武,拍攝思政微課,確保在線教學平穩有序🧘🏽♀️、保質保量👨🏿🎤。
戰“疫”大思政,挖掘教育元素潛心育人
善用“大思政課”,一定要與現實相結合。疫情防控是思政教育的“活教材”,在攻堅克難抗擊疫情的過程中🧑🔧,湧現出大量鮮活的人物和故事,為“大思政課”育人提供了廣闊的土壤💒。面對疫情,在社區抗疫一線,馬院黨員教師亮身份🐤、顯擔當👨🎓,築起紅色防線⚽️;在教學一線😅,思政課教師也不忘立德樹人的育人初心、思想引領的職責擔當🎿,堅守崗位,恪盡職守,以多樣的形式上好這堂戰疫“大思政課”。
肖春燕老師在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》的授課過程中✍🏼🤽♀️,註重發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,將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🦦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傳達給每一位學生。在教學內容上,結合理論知識點將疫情防控案例融入在線教學,耐心解讀政府的防疫政策和措施🖋,針對網絡上擴散蔓延的各種信息,引導學生仔細甄別🫅🏽、辯證思考,在課堂的交流討論中辨明是非,努力做到理性思考𓀙、理智發聲🫱,不信謠、不傳謠。在社會實踐環節中🛍,鼓勵學生觀察記錄抗疫實情,記錄下那些在物資保障🍗、秩序維護、疫情防控中無私忘我的醫務人員🫘👳🏻、日夜值守的公安民警、深入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、真誠奉獻的誌願者🕺🏿🚂,用自己的雙眼去發現身邊的真、善、美,用手中的鏡頭保存這一特殊時期令人感動的一瞬間🕑。在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結合中,肖老師引導學生從我做起,堅定信心、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,將愛國情、報國誌轉化為實際行動🛌🏼🦹🏻♀️,展現新時代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。
令學生意想不到的是🤥,自己朋友圈的一張“大白”照片竟成為老師課堂知識點講授的案例。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》課上🛑👦🏻,張慧老師援引同學們化身“大白”、“疫”起守“滬”、用誌願者行為參與社會治理的案例,來講授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。她說,在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中,建設人人有責🗄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用的社會治理共同體🧉,我們每個人都是主體。“這堂線上思政理論課很給力🥔🫕!”課後,她收到了學生的反饋。
思政理論課堂上👩💼🆗,經常遇到無法與學生共鳴的問題。如何讓線上教學更精彩?如何讓學生更願意學?線上教學中“教”與“學”的交互一直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。張慧老師的體會是,一方面🏊🏿♂️,教師運用特色案例進行理論解讀,展現的是理論的科學性🫶;另一方面📜,善於運用學生誌願者行為進行理論詮釋,呈現的是理論的實踐性🎽,通過知識點搭建交互的橋梁,打破線上教學普遍存在的“教”與“學”的壁壘👩🏽🌾🦁,針對現有的線上教學空間感大、體驗感小的問題😻,通過尋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同頻共振點,打造出更接近於課堂教學氛圍的線上教學,讓學生感到理論學習很“管用”💂♂️👩🏿🚒,學習理論很“解渴”🏂🏼🧎♀️。
李敏老師的《思想道德與法治》課堂則覆蓋了在線教學的全過程🐙、全周期📗,從前期🧑⚕️、中期➾、後期學生學習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。她認為⛏,線上教學前期是適應階段,教師要初步了解教學對象的基本情況🚲,學生要初步了解所學課程的基本要求❎,在適應階段以教師講課、學生聽課為主要教學形式。線上教學中期是進展階段☘️,要充分發揮教學相長的優勢👨🚀,充分調動學生在騰訊會議中的學習主動性👳,如社會實踐線上交流🤦🏼、騰訊會議聊天區互動等🅿️,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內容,教師能更個性化進行教學開展🧑🏻🦲。後期則是總結階段,教師全面梳理總結知識點🦣,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每堂課的學習內容,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🤑👨🚒。
葉維明老師圍繞“疫情之下,我們該做一名怎樣的大學生”這一主題開展形勢與政策課教學,號召同學們統一思想,做“動態清零”的擁護者🚨;增強辨別,做網絡謠言的製止者😺;提高自律🪤,做個人成長的監督者🍝👨🌾;胸懷大局,做配合打贏疫情防控“大仗硬仗”的堅強守護者。
在講授本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的主題“中國發展與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”“數字經濟發展的挑戰、機遇與實踐”時,徐煒煒老師有感而發🧗🏿♂️:“令我驚喜的是:在疫情當下😉,我們很多學生能以理性👩❤️👩、平和、積極的視野和心態來看待世界經濟艱難復蘇背景下中國發展,感慨祖國強大、感謝生逢其時的同時,對疫情中暴露的問題不回避🧑🦼➡️◀️,對網絡謠言能區分,一個學生的課堂發言令我印象深刻:‘每一代人都在成長,我們也在成長💂🏿♂️!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!’”
面對疫情,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及時將疫情防控中湧現出的動人故事引入課堂,通過用學生的眼睛去觀察疫情防控、用學生參與抗擊疫情的身邊事例等實踐活動,將抗疫精神積極融入在線教學,將“教”與“學”有機結合起來,從而達到“知”與“行”的統一。疫情之下,馬院教師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新途徑,有序開展戰“疫”教學雙行動,努力讓同學們的學習成長不“疫”樣🔼。